最近,相信大家都被河南春晚刷屏了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上了熱搜
至今播放量已經超千萬的河南臺春晚節目
《唐宮夜宴》
甚至還獲得了 共青團中央和 人民日報的盛贊
▼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沒看過的朋友?
這次小編就給大家來擺一擺
《唐宮夜宴》究竟是怎么出圈的!
立足于傳統,傳承出經典
· 妝造考究,細節用心 ·
這部由鄭州歌舞劇院編排的舞蹈節目
可以說從開場的第一刻就驚艷了觀眾的眼球!
怎么說,首先這妝造就不簡單
咱不說完全還原
但也可以說是通過精巧的藝術改良
將大唐盛世年間宮中人的襦裙造型
展現的淋漓盡致,一看就是有考究的!
據河南春晚導演說
這場表演并不是單純講“夜宴”
而是以 夜宴的樂師為主角
展現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
到整理妝容,最后到演奏的過程
而為了體現唐俑豐裕的體態
衣服經過特制塞入了海綿
演員的嘴里也含上棉花
而眼部的兩抹月牙形的妝造
則是取自唐代“最潮”的妝容: 斜紅
· 節奏舞美,令人驚艷 ·
分析完妝造,再來看看表演
開場演員小姐姐們或立或蹲,各不相同
手捧唐代的樂器,擺出奏樂的姿勢
畫面一轉,清脆的鼓點響起
鏡頭切換到兩個“唐俑”的二人舞
動作俏皮又干凈,體現出歡快的氛圍
隨即幾個組合分別亮相
畫面鏡頭切換行云流水,組合之間結合緊密
動作連貫又好看!
本來以為是一個不錯的歌舞節目
接下來的畫面真是讓人驚了!
光影浮現之下,居然整個舞臺
幻化成了一個 博物館!
唐朝代表文物唐三彩
國家寶藏蓮鶴方壺
以及背景的《簪花仕女圖》一一浮現
讓場內古韻飄香,配上演員們的表演
一動一靜,真是絕了!
隨后,配合著古琴演奏的音樂,畫面再變!
場景變成一幅工筆山水,以畫為廊
云繚夢染出一副世間的好風光
唐俑們在場景中邊行進邊打鬧
嬉笑婉轉,其樂融融
到達現場之后,夜色將近
音樂隨之變得悠揚典雅
一場夜宴即將拉開帷幕
此時背景拉遠,亭臺樓閣輝映
星河流轉,明月當空
展現出一派美好而優雅的氛圍
隨著幾聲慷慨激昂的音樂
夜宴正式開始,整個場面也變得氣勢恢宏
體現出大唐盛極一時的輝煌感
不是踩一捧一,這舞美和演出效果
不比那個什么什么的走秀強多了?!
起、承、轉、折,節奏恰到好處
音樂好聽,舞臺聲光效果豐富
怎么看都是絕不輸陣的好作品!
真正用心做的節目
觀眾當然不可能不買賬
網友們也給予了一致好評!
這次《唐宮夜宴》的出圈
也說明了現在我們觀眾人群的審美水平
真的越來越高
而這樣弘揚中國傳統的節目
才是我們真正想要見到
并且傳遞出國門的“中國風”!
實際上
河南春晚并不只是《唐宮夜宴》出彩
可以說整場晚會的水準都非常在線
比如另一個節目《天地之中》
將 九宮八卦、太極與科技元素融合在一起
展現了中國古代觀星天文的傳承
與當代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
體現出宇航員們的航天夢
立意生動,出發點好
整個舞臺效果顯得非常創新,不落俗套。
還有 國樂大師方錦龍老師
在現場演奏的《少林寺》主題曲
配合古代青銅樂器,凸顯出河南地方特色
河南地方的 “豫劇”選段
也通過樂器演奏出來,讓人耳目一新
同樣的,晚會也有歌頌抗擊新冠疫情的
白衣天使們的節目
將豫劇《穆桂英掛帥》改編
并邀請了當初在第一線
抗擊疫情的護士與醫生們一同演出
不喊口號,顯得更加真實動人
真的是精彩都在地方
據說今年的河南春晚邀請的是
去年央視分會場的設計師進行的舞美設計
而去年的春晚整體效果非?,F代大氣
難怪了!
不多說春晚舞臺對比
看完這次《唐宮夜宴》
日站君還是想說說
我們這兩年爭論甚烈的“中國風”話題
有人說中國風不一定是傳統
帶一些現代的改變也可以
確實,比如這次處在風口浪尖的
蓋婭傳說設計的服裝
它將中西結合
也是傳遞和演繹中國文化元素的一種新方式
是 創新突破,這不應該予以全盤否決。
但是,這也并不代表我們的傳統
需要被丟棄和忘記
在這兩年,中國對外的傳統文化傳播
并不是非常強勢
在傳統文化保護上,雖然國內做的越來越好
但是放眼世界,了解我們的國家和人群依然很少
冷不防就能被鉆了空子
偷走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風俗、節日。
也因此,才有了B站之前
各個up主們為了維護我們的文化
紛紛站出來宣講漢服的事件
我們民間有著那么多維護傳統文化的行動
這些他們所維護的事物應該得到更多重視
這些聲音也應該被傳播的更遠
創新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在對外文化傳播上不重視我們的根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必然會失了體系
在世界文化舞臺上,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弱勢
民間的努力化為泡影,力再難及
若到了那個時候
不免讓人心灰意冷,對嗎?
圖文素材:
河南春晚官方
B站@自得琴社
微博@松溪大曲
微博@蓋婭傳說服飾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